你的网站为什么没人看?可能是关键词没玩明白
说实话,我第一次做网站的时候,那叫一个信心满满。精心设计的页面,自以为很优质的内容,结果上线三个月,访问量还不如我家楼下煎饼摊的顾客多。后来才明白,问题出在关键词上——这玩意儿就跟谈恋爱似的,光自己觉得好没用,得让对方(搜索引擎)也觉得你合适才行。
关键词不是自嗨,要懂用户心思
很多人做关键词优化,最容易犯的错就是"我觉得"。比如卖有机大米的,非要堆砌"健康生活""纯天然"这种大词。但用户实际搜索什么呢?可能是"孕妇吃什么米好"或者"血糖高适合哪种大米"。
我有个朋友做宠物用品,最初选的关键词都是"高端宠物食品",结果流量惨淡。后来用工具一查,发现真实搜索量最大的是"狗狗拉稀吃什么"——你看,用户要的是解决方案,不是听你吹产品多高级。
长尾词才是宝藏
刚入行时我也迷信热门词,后来发现那些搜索量过万的大词,竞争激烈得像春运火车站。反倒是那些"30岁女性怎么选跑步鞋""空调滴水怎么自己修"之类的长尾词,虽然单个搜索量不高,但转化率惊人。
记得有次我优化了一个"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"的页面,用的全是年轻妈妈们实际会搜的口语化词。三个月后,这个页面带来的咨询量占了全站40%。所以啊,别总盯着头部词不放,长尾词才是中小网站的突破口。
关键词布局要讲究节奏
见过不少网站,要么把关键词堆得跟炒饭似的,要么藏着掖着生怕被看见。其实好的关键词布局应该像交响乐——有主旋律,有变奏,还要留白。
我的经验是: - 标题必须含核心词,但别超过8个字 - 首段自然出现2-3次,别像复读机 - 小标题适当变体,比如"网站优化技巧"可以写成"提升网站排名的5个方法" - 正文每隔两三段出现一次,保持阅读流畅性
最怕那种每句话都塞关键词的,读起来跟机器人写的似的。去年看到个卖茶叶的页面,硬是把"西湖龙井"重复了28次,我差点以为他键盘卡住了。
工具要用,但别迷信
现在市面上关键词工具很多,确实能帮我们省不少事。但要注意两点:一是工具给的是数据,不是智慧;二是别完全依赖工具推荐。
我常用的方法是先用工具找词,然后: 1. 把词列表打印出来 2. 找个从没看过网站的朋友 3. 让他用红笔圈出会搜的词 往往能发现很多工具发现不了的盲点。比如工具说"减肥食谱"搜索量高,但普通人更可能搜"一周瘦5斤的吃法"。
内容要跟着关键词进化
关键词优化不是一劳永逸的事。去年有效的词,今年可能就过时了。我每个月都会做这么几件事: - 查后台看哪些词带来流量 - 分析排名下降的页面 - 关注行业新出现的搜索趋势
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疫情期间,"居家健身"相关的搜索暴涨,而"健身房"类的词断崖式下跌。要是还死磕旧词,效果能好才怪。
别忘了用户体验
最后说个血泪教训:曾经为了冲某个词排名,我把页面改得关键词密度超高。排名是上去了,但跳出率也飙升到90%。后来才明白,关键词再精准,内容不行也是白搭。
现在我做优化时总会问自己:这个页面如果出现在搜索结果里,用户点进来会觉得值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就得重新调整。毕竟搜索引擎的终极目标,是给用户找最好的内容,而不是最会玩关键词把戏的页面。
说到底,关键词优化就像给网站做媒——既要了解自己优势,更要懂对方需求。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结合点,流量和转化自然就来了。别总想着走捷径,把基本功做扎实,时间会给你惊喜。